發布時間:2012-10-23 15:35:15
點擊數:60318 次
隨著每年畢業季度的到來,大批應屆新生走入了工作崗位,開啟了人生新的篇章。2012年的夏天,理應得到更多的關注,因為此刻,第一批90后的大學生們踏入了社會,亦正式奏響了從80后到90后進入職場過渡的集合號。而在這之前,似乎他們的父母、師長、乃至整個社會都對這批新生代感到惴惴不安,無限的希翼伴隨著關切和擔憂,伴隨著他們走在了路上。
相對優越的成長環境,信息時代的爆炸沖擊,經濟社會的快速變遷,使得這一代人兼具了多元化的“時代印記”。他們獨立自我卻容易迷茫,挑戰權威,認同“草根式”英雄,他們張揚有個性,喜好創業者,不滿于沉重與枯燥,他們真的能成為好的咨詢顧問么?
作為團隊的領導者,在過去的3個月有意識的暗中觀察這些新新人類的績效表現和他們特有的工作生活方式,我覺得有非常多的亮點與我過去的“想象”是有距離的。
極具創新意識。
不得不承認從他們身上閃現出的創新的點子,讓我感到驚訝。他們為了參加公司內部的“電影節”活動自拍自導的微電影不僅被選作公司對外招聘的宣傳片,更是使我感動并為之驕傲。我深深意識到,這些極具創意的智慧火花將會在很大程度上感染并影響我的團隊愿意接受挑戰并以娛樂化的姿態迎接。做咨詢顧問需要經常出差,加班,熬夜……所有這些都在入職培訓時被導師們打了預防針,按照我們之前的預測,新入職的“90”后們很可能不能適應這樣快節奏而勞累的工作狀態。但事實恰好相反,他們樂于接受有挑戰性的任務,并以一種娛樂化的心態去完成,在加班出差的間歇里,他們很好地為自己做了調節并最終完成了任務。
期待平等,解構權威。
90后的新生代相比較于80后,心態似乎更加平和。他們與8 0后一樣有自己的主見和生活態度,接受信息的快捷性及在家庭中的話語權,使得他們敢于發表自我見解并且相當自信。不過相比于挑戰權威,他們更多情況傾向于“解構權威”,他們相信別人的意見僅僅是輔助的拐杖,而不會言聽計從。而如果長輩的教導能夠得到他們的認可,他們同樣表現出興趣和尊重。
習慣一心多用。
一開始經常不滿于他們一心多用的狀態。電話會議間歇,他們爭分奪秒聊“QQ" 刷微博上淘寶,我一直擔憂這樣的狀態是否影響到工作。直到他們交出滿意的答卷后,我與一些年輕員工溝通,發現他們似乎非常樂衷于這種”一腦多用“狀態,”一次就做一件事,好浪費啊“。
現代管理者對于80、90后的員工,需要放平心態,或者以一種全新的視角去適配他們的天性來進行管理。每個企業擁有不同的企業文化和人才管理方式,仁者見仁。不過居高臨下、發號施令的管理手段對于這些孩子們顯然已經得不到滿意的反饋和結果。這似乎也在鞭策著管理者強化危機意識,隨著時代的變遷,管理者管理員工,首先是要讓員工感到前者確是行業專家,或在專業上有獨到見解,否則只憑工齡的長短,是難以論英雄的。除此之外,管理者應該給予這些員工更大的發展空間,允許他們在合理的制度下最大限度地發揮他們的想像力和創新思維。同時,管理者也應盡量創造平等交流的環境,在專業上給予員工具體的指導,糾正細節動作,而非表面的表揚或過嚴的責問。
每個時代都有其獨有的發展背景,每個人也自然擁有時代的烙印,為什么我們一定要將80、90后標簽化呢,這樣的團體式研究真的是客觀和有效的還是人為的設置了溝通的隔閡和障礙。其實無論是60、70后,還是80、90后,時代永遠在進步,未來也將更多地依托于年輕一代的努力,我們不該以標簽化的區分而“先入為主”,更應該積極為他們創造良好的發展環境,引導他們成為社會中流砥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