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12-01-10 15:37:36
點擊數:56232 次
職場上“態度決定一切”
日前,政府相關部門將原“人才”的定義“取得中等專業學歷的人”最新修訂為“具有一定的專業知識或專門技能,進行創造性勞動并對社會做出貢獻的人”,顯示出更加注重人才的專業技能和社會貢獻。關于對人才的重要考核指標究竟是“德”還是“才”呢?據調查數據所示,43.75%的參調者認為“技術才能”是人才的重要考核指標,31.25%的參調者認為“工作態度”是人才考核指標,而對人才“修養道德”的考核則列位第三,占考核指標的22.6%.
玉蘭裝飾材料有限公司招聘負責人黃小姐表示,在招聘時她比較注重人才的專業技能。從目前來看,企業面臨著“一將難求”的局面,招聘最關注的就是人才的專業技能是否適應崗位需求,不然招來人卻無法創造效益也是無濟于事。
貴冠科技的培訓負責人劉純艷對此則持不同意見,她認為“態度決定一切”,只要員工有一定工作基礎,加上態度端正,有上進心就能彌補技術的不足。
智通人才連鎖高級經理蔡小梅表示:“我們常說‘由智觀德’,就是觀察一個人處事的態度,態度會影響到他的工作能力。如果將技術水平作為人才的重要考核標準,那么專業技術就是推動企業發展的硬性條件。相對而言,員工的工作態度和道德修養就是促使其備受器重的催化劑”。
三成企業建立愛心組織溫暖困難員工
在新生代涌現的管理階段,企業不僅僅靠大打“高薪牌”、“福利牌”留住人才,更多的企業已認識到“留人更要留心”。因此,不少的企業為了讓員工在困難時期得到幫助,都設立了援助基金之類的愛心組織。據調查顯示,有31.25%的企業設置了愛心基金組織,為困難員工提供及時的幫助和支援。
玉蘭裝飾材料有限公司內部設立了“一角愛心”基金組織,員工自己從每餐伙食費中提取一角錢捐獻給“愛心基金”,公司全員四百余人,積少成多每個月也能為基金籌集數千元。如果有員工遇到困難,就從中提取愛心基金助其度過難關。
東莞雅哲服飾HR經理沈斌表示企業暫無需要設置“愛心組織”,企業本身就應該具備愛心和責任感,沈斌說其公司已經將“員工家庭困難救助、員工重大疾病救助”納入公司除社保以外的常規福利機制,這樣將更加實際的為困難員工提供及時有效幫助。比如某員工在非上班時間因故受傷,除公司員工自發組織為其籌集救助金10000元以外,公司還按照援助機制給予其4000元扶助金,解決了員工治療的產生的醫藥費用。
關于愛心組織,蔡小梅說:“愛心組織根據企業自身的機制和文化決定是否設置,愛心不是出于勉強,而是一種由衷的關愛,像甘露一樣滋潤彼此,它不但給幸福于受施的人,也同樣給幸福于施與的人”。
以“獎”提升道德修養是“諷刺”?
繼小悅悅事件、不敢扶老人事件后,“好人獎”、“扶人獎”等各種鼓勵人們做好事的獎項層出不窮。一方面,路人被搶無人問津的事件仍在報道中屢見不鮮;另一方面,自從設立見義勇為的獎項后,深圳曾出現數十人街頭接力狂追劫匪后排隊領獎的一幕。
至此,企業是否順應隨大流“設置”獎項鼓勵員工向善的問題引起一番熱論。調查數據所示,68.75%的參調者認為應該設置獎項鼓勵員工向善,以外在獎勵提升員工的道德修養;12.5%的參調者認為沒有必要,因為道德修養是為人根本,是基本素質要求;18.75% 的參調者認為應該視情況而定。
劉純艷說:“用獎項來提升員工道德修養,說不好聽的就是一種諷刺,道德修養是人與生俱來的基本素質,應該是一種自然天性”。
沈斌認為,道德修養是一種自律行為,關鍵在于自我鍛煉和自我改造。員工的道德修養一方面靠他律,即社會的培養和組織的教育;另一方面就取決于自己的主觀努力,即自我修養。兩個方面是缺一不可的,而且后者更加重要。
七成職場人認為用人應該“德才兼備”
古人云“是故君子先慎乎德。有德此有人,有人此有土,有土此有財,有財此有用”。無疑“德”是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基礎,也是企業文化、企業運營、服務客戶的根本。在管理界眾所周知,蒙牛乳業創始人牛根生所信奉的“有德有才,破格重用;有德無才,培養使用;有才無德,限制錄用;無德無才,堅決不用”已經成為眾企業選才的一條準則。
關于企業用人“德”“才”孰輕孰重,沈斌表示,作為企業領導只有“德”無“才”,難以擔負起重任;若“德”高“才”淺,也只配去做一個好人,而不配做好領導;若有“才”而缺“德”,那么其才越高,“壞事”的能力就越強,危害就越大。“德”和“才”就好比汽車的方向盤和發動機,方向盤掌握得好,汽車就能正確地行駛,否則就會誤入歧途,而且發動機功力越大,破壞力就越強。調查數據也證實這一“準則”,近七成(69.06%)企業選擇用人都希望盡用德才兼備之“賢才”,但也有11.9%的企業認為只要有利公司發展,適者生存。
“德才兼備”原則是“德”與“才”是一個完整的統一體,不能分裂,不能偏廢。有德無才不堪大用,是“庸人”;但有才無德其才足以濟其奸,是“奸人”。相比之下,“德”與“才”比較,“德”是首位。“德才兼備”者,給予破格重用,具有優秀的專業知識和綜合管理能力,又有高尚的道德品質,處處站在公司的角度看問題,將公司的利益擺在第一位,善用此人才何樂而不為?
企業只有重用“德才兼備”的賢才,知人善用,才能使企業不斷注入精髓,占有最大的競爭力,從而使企業迅速發展。蔡小梅說:“作為職業經理人,必須時刻提醒自己,是否德才兼備,是否能做好榜樣?是否符合公司的發展對人才的要求?應當用‘危機感’來促進自己的綜合提升,做好表率”。
來源: 《才富》雜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