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11-09-19 11:29:30
點擊數:48487 次
地產從業者大多收入不菲
“其實地產行業的薪金水平在所有行業內一直是處于中上水平的。”一位在本地地產界摸爬滾打了10余年的業內人士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達了自己關于本地地產從業者收入的看法。在他看來,地產行業這十年的確是發展變化很大,而與其相對應的地產人才薪酬待遇也有一定的上升和波動,據他回憶,在2002年的時候,他還只是個銷售經理,工資水平每月大概在2、3千元。而如今作為營銷總監的他,年薪大約在10萬左右,也就是說10年間他的薪金水平已經增長了3倍以上,當然這是和他職位提升有一定的關系。
不過談到2002年的房價,他明確的對記者說,當時一環內房屋的均價應該還不到3000元/平方米,而10年后的今天,二環以內房子均價已直逼萬元大關,如果不是政府強制限購、限價等措施,昆明市均價進一步攀高也不無可能,這樣對比看來,房價十年的漲幅是在3倍以上,所以從房價和薪資水平的增幅看,薪資的增幅和房價一樣呈現齊頭并進的趨勢。
而根據記者從業內了解的情況看,昆明的地產行業一直都屬于高薪職業,其薪酬相比其他傳統行業來講還是相當具吸引力,而且地產企業高收入具有普遍性,并覆蓋了各個崗位和層級,普遍高于其他行業相同崗位。從2003年伴隨著房地產行業新一輪的高峰,至今地產薪酬水平一直處于快速增長的狀態。從業內的觀點看,將來行業薪酬還是會呈現增長狀態,只是獎金比例會增加,這樣一方面可以達到薪酬總收入增長,同時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目前企業人力成本的風險,充分體現激勵性,使員工保留率提高。
獎金仍是從業者主收入來源
據記者了解,從2002年開始,全國地產行業進入了新一輪發展,這年也是地產職業化開始的一年。當時首屈一指的全國企業主要是中海、萬科、招商、金地,市場競爭并不激烈,很多企業還正處于“學習”中。在早期房地產公司里,綜合管理類崗位項目總負責人和專業類崗位的設計線薪酬會比較有優勢,隨著整個行業本身產業模式的變化,薪酬上也會慢慢發生一些調整,如今還是偏綜合管理的薪酬會更高一些,多元化發展趨勢,決定了企業對人才特別是高管類人才的需求就更加偏向綜合管理。
早在1999年,萬科就把中海集團確定為“最值得尊敬的競爭對手”,并開始明目張膽地從中海集團挖人。王石曾在《道路與夢想》一書中說明了從中海挖人的原因:中海有嚴密的人才培養體系,它的許多優秀員工都是從最基層的工作做起,經過系列精細的產品制造培訓,對成本控制和流程有非常深的了解。在中海成長為中高級職員的,幾乎都是業內的佼佼者。也就是在2002這一年,萬科著名的“海盜計劃”進行得如火如荼,后來證明其是成功的,現在萬科廣州、武漢、大連、南京、天津等分公司的不少中高層都是從中海過來的。
據記者了解的情況看是地產行業但因企業不同,相同職位的人才薪酬待遇還是相差很大的,其中上市公司薪酬比較透明,基本薪資高,獎勵機制較充分,擁有較好的薪酬福利體系。國營企業薪酬比較固定,基本薪資普遍低于市場高值,但隱性收入及福利較多,且收入穩定。而民營企業薪資最靈活,變動幅度也最大,因為資金的支配權在老板手里,隨意性更大,定薪也更靈活,特別是獎金方面的浮動程度相當大。
而據記者了解,從昆明目前地產從業者的薪水,特別是與營銷相關的行業,薪金主要組成部分還是以傭金和獎金為主,以昆明普通的售樓人員為例,底薪每月大約在800-1500之間,但如果樓盤開始推售,與銷售業績捆綁的薪水也是水漲船高,可以達到7000至8000元的月薪,當然這還沒有算上年底的獎金。
許多從業者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市場火不火、房子是否好賣會對他們的薪酬待遇有一定的影響,但也只是在一個有限的區間內浮動,因為發展商畢竟是實體企業,人才特別是高端人才的定薪標準多是參照了國家的一些相關標準和經濟指標,并不會真正跟隨樓市大起大落。
商業地產人才因稀缺而漲薪
隨著國家對房地產行業的宏觀調控力度加強,以及相關法律條款陸續頒布,本地越來越多房地產開發商開始把發展和投資的重點逐步轉向商業地產和城市綜合體,特別是城中村改造的提速,讓商業地產在昆明迅速崛起。而商業地產的價值慢慢被眾多的房地產開發商所認識,商業地產相關的人才也成為了各大地產公司眼中的香餑餑,薪資水平也理所當然的成為了地產從業者中漲幅最大的。業內人士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商業地產開發雖然與住宅開發有一定差別,但本質還都是建房子,所以行業現在真正最缺的不是相關開發人才,而是后期經營人才,所謂攻城容易守城難。
從全國相關獵頭公司的統計數據看,商業總經理這個職位從2009年的六七十萬年薪,一口氣就蹦到了2011年的130萬,可以看出市場對這方面人才的渴求。而據記者了解的情況看,昆明的商業總經理年薪50萬-100萬左右是比較合理的水平,而從本地房地產企業的薪資構成看,商業方面負責人在企業年薪體系中普遍會高出30%-60%,而一些項目“紅人”被挖跳槽的,就更有翻出幾倍的可能。
而據記者了解的情況看,本地的商業人才,除了高薪挖人外,少部分很有實力的的公司還在兩手準備,一方面對外找人才,一方面把自己的人送到國內外進行商業地產方面的培訓。而由于地產行業的特殊性,在其他行業10-20年才能夠培養成長起來的人才,在地產行業可能幾年就成長起來,成長速度非常快,所以許多有實力的公司早已開始培養屬于自己的商業人才團隊。
微博調查
@黃金樓市:10年來你所在的行業平均工資增幅大約有多少?你認為房地產行業的工資增幅是否增長過快?如果給你一個就業的機會,你會選擇房地產行業嗎?來聊聊,說說你的心里話。
博友熱議
@荊棘泡泡:唉,早曉得這樣我早投身房地產事業了。
@風云ZR:房價漲得那么快,工資必然要漲,行業決定年薪,妥妥的!
@9527:我們行業10年漲薪50%,看看地產漲了翻了幾番,唉哪個郁悶啊!
@青言青語:地產中介區總稅后幾十萬,行情好的區域老總稅后更是數百萬,高過不少甲方。這才是悶聲發大財,各位甲方,有木有考慮轉行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