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11-03-03 17:25:31
點擊數:60541 次
[困惑80“90后”員工管理成難題,心浮氣躁工作低效
真實案例:魏女士是一家大型企業的人事主管,她們單位每年都會在上海的各大高校、中專技校中招聘一批應屆畢業生,充實到一線業務中去,希望通過幾年的基層磨練,能從中培養出一些好苗子,擔當起企業未來發展的中堅力量。可是公司對這些新生代員工的想法很是摸不透:遲到早退屢有發生,工作差錯此起彼伏,工作積極性很成問題;而且員工流動率居高不下,極大影響了業務的正常運營……這樣下去又如何能培養出未來的棟梁之材呢?
管理職場新生代 合理引導+關愛
隨著“85后、90后”的員工逐漸登上職場舞臺,新生代員工的管理成了許多HR頭痛不已的一道難題。當新生代員工從一個相對寬松的校園環境進入到一個紀律、職責嚴明的職業環境時,其中的落差讓很多人產生了不適反應。其中最容易出現的幾大癥狀包括:
眼高手低,能力與期望之間存在差距
目前很多“85、90后”對薪資和工作條件開價都很高,但自身的社會閱歷與工作能力卻委實有限,無法勝任重要的工作。特別是一些本地的年輕人,他們中很多抱著不太實際的期望,這些期望對他們的就業心態危害很大
抗壓能力差,心理脆弱,缺乏責任心
有些基層工作確實很枯燥、辛苦,加班也是常事,很多年輕人就吃不了這份苦,堅持不了多久就敗下陣來;有些人即使仍然在崗,也只是混日子,缺乏對工作認真、嚴肅的態度;這些未經歷基層工作磨練的脆弱的心,日后又怎能經受得起重要工作的壓力呢?
工作穩定性差、流動率高
穩定性差是新生代員工在工作中的一個通病。我們在幫企業招聘新員工時,經常遇到一些“跳槽能手”——短短一兩年內就跳了兩三次槽。殊不知企業HR最不喜歡的就是這些定不下心來的年輕人。丁蕾表示:“如果一個員工在一家公司待的時間還不夠去理解他的崗位,說明他根本就不重視這份工作,那么我也有理由相信他面對其他工作時也會有相同的態度。”
浮躁背后,退路太多
“85后、90后”從小就在父母長輩的悉心呵護下長大,習慣以自我為中心,在工作中過于強調自我,容易對企業中的各項規章制度產生“過敏性”反應;他們缺乏家庭負擔和危機意識,在責任心、事業心上表現得較弱;他們自視甚高,卻不成熟,對自己的定位不夠準確,有時甚至會陷入迷茫,找不到前進的方向;而且年輕人喜歡互相攀比,當把這種心態帶入工作中時,就更不容易沉下心仔細體會工作中的收獲……所以當他們找到一份工作后,更多的是想去嘗試、去實踐,而很少把它當作一份真正的事業來做。因為退路太多,即使受挫退了回來,也可以在家啃老,所以他們對工作缺乏足夠的重視。
合理引導,人性管理
新生代員工的浮躁的心態是這個時代的產物。如何管理好這些年輕人在企業中的發展,是我們經常與HR探討的話題。
合理引導新生代員工期望
我們每年都會為企業招聘數千名應屆畢業生,因此對整個就業市場的形式較為了解。有時我們也常常去給年輕員工作職場輔導,我經常告誡他們,就業形勢還是很嚴重。